天王補心丹
天王補心丹屬于安神劑,具有養血安神的作用,那么天王補心丹該在什么時候服用呢?今天不如跟著小編來看看有關天王補心丹的資料吧。
內容目錄
天王補心丹
方歌:補心丹用柏棗仁,二冬生地當歸身,三參桔梗朱砂味,遠志茯苓共養神。
方義:本方證多由憂愁思慮太過,暗耗陰血,使心腎兩虧,陰虛血少,虛火內擾所致。陰虛血少,心失所養,故心悸失眠、神疲健忘;陰虛生內熱,虛火內擾,則手足心熱、虛煩、遺精、口舌生瘡;舌紅少苔,脈細數是陰虛內熱之征。治當滋陰清熱,養血安神。
方中重用甘寒之生地黃,入心能養血,入腎能滋陰,故能滋陰養血,壯水以制虛火,為君藥。天冬、麥冬滋陰清熱,酸棗仁、柏子仁養心安神,當歸補血潤燥,共助生地滋陰補血,并養心安神,俱為臣藥。玄參滋陰降火;茯苓、遠志養心安神;人參補氣以生血,并能安神益智;五味子之酸以斂心氣,安心神;丹參清心活血,合補血藥使補而不滯,則心血易生;朱砂鎮心安神,以治其標,以上共為佐藥。桔梗為舟楫,載藥上行以使藥力緩留于上部心經,為使藥。
天王補心丹的用法用量
組成:人參(去蘆)、茯苓、玄參、丹參、桔梗、遠志各15g,當歸(酒浸)、五味子、麥門冬(去心)、天門冬、柏子仁、酸棗仁(炒)各30g,生地黃120g。
用法: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用朱砂為衣,每服二三十丸(6-9g),臨臥,竹葉煎湯送下。
現代用法:上藥共為細末,煉蜜為小丸,用朱砂水飛9-15g為衣,每服6-9g,溫開水送下,或用桂圓肉煎湯送服;亦可改為湯劑,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。
加減:失眠重者,可酌加龍骨、磁石以重鎮安神;心悸怔忡甚者,可酌加龍眼肉、夜交藤以增強養心安神之功;遺精者,可酌加金櫻子、煅牡蠣以固腎澀精。
天王補心丹的功用主治
功用:滋陰清熱,養血安神。
主治:陰虛血少,神志不安證。心悸怔忡,虛煩失眠,神疲健忘,或夢遺,手足心熱,口舌生瘡,大便干結,舌紅少苔,脈細數。
運用:本方為治療心腎陰血虧虛所致神志不安的常用方。臨床應用以心悸失眠,手足心熱,舌紅少苔,脈細數為辨證要點。
天王補心丹的禁忌
本方滋陰之品較多,對脾胃虛弱、納食欠佳、大便不實者,不宜長期服用。
天王補心丹的文獻資料
1.原書主治《校注婦人良方》卷6:“寧心保神,益血固精,壯力強志,令人不忘。清三焦,化痰涎,祛煩熱,除驚悸,療咽干,育養心神。”
2.方論選錄《古今名醫方論》卷4:“心者主火,麗所以主者,神也。神衰則火為患,故補 心者,必清其火而神始安。補心丹用生地黃為君者,取其下足少陰以滋水主,水盛可以伏火,此非補心之陽,補心之神耳!凡果核之有仁,猶心之有神也。清氣無如柏子仁,補血無如酸棗仁,其神存耳!參、苓之甘以補心氣,五味之酸以收心氣,二冬之寒以清氣分之火,心氣和而神自歸矣;當歸之甘以生心血,玄參之成以補心血,丹參之寒以清血中之火,心血足而神自藏矣。更假桔梗為舟楫,遠志為向導,和諸藥入心而安神明。以此養生則壽,何有健忘、怔忡、津液干涸、舌上生瘡、大便不利之虞哉?”
- 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
- 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
- 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
- 葛根的功效與作用
- 枸杞子的功效與作用
- 燕窩的功效與作用
-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
-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
- 木瓜的功效與作用
- 益母草的功效與作用
- 藏紅花的功效與作用
-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
- 羅漢果的功效與作用
- 櫻桃的功效與作用
-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
- 靈芝的功效與作用
- 山楂的功效與作用
- 黨參的功效與作用
- 苦瓜的功效與作用
- 鐵皮石斛的功效與作用
-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
- 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
-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
- 楊梅的功效與作用
- 絞股藍的功效與作用
- 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
- 黃精的功效與作用
- 紫蘇葉的功效與作用
- 阿膠的功效與作用
- 鹿茸的功效與作用
- 紅花的功效與作用
- 無花果的功效與作用
- 白術的功效與作用
- 夏枯草的功效與作用
- 蘆薈的功效與作用
-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
- 芡實的功效與作用
- 黑芝麻的功效與作用
- 杜仲的功效與作用
- 甜杏仁的功效與作用
- 苦杏仁的功效與作用
-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
- 西洋參的功效與作用
- 羅漢果的功效與作用
- 蓮子的功效與作用
- 胖大海的功效與作用
- 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
- 花椒的功效與作用
- 銀杏葉的功效與作用
- 沙棘的功效與作用
- 蟬蛻的功效與作用
- 葡萄的功效與作用
- 苦丁茶的功效與作用
- 板藍根的功效與作用
- 大蒜的功效與作用
- 雞血藤的功效與作用
- 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
- 白芷的功效與作用
- 靈芝的功效與作用
-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
- 檳榔的功效與作用
- 何首烏的功效與作用
-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
- 桂枝的功效與作用
- 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
- 鎖陽的功效與作用
- 百合的功效與作用
-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
-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
- 絲瓜的功效與作用
- 金錢草的功效與作用
- 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
- 雞內金的功效與作用
- 刺五加的功效與作用
- 茵陳的功效與作用
- 酸棗仁的功效與作用
-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
- 小茴香的功效與作用
- 黃柏的功效與作用
- 荷葉的功效與作用
- 南瓜子的功效與作用
- 梔子的功效與作用
- 水蛭的功效與作用
-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
-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
- 苦參的功效與作用
- 赤小豆的功效與作用
-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
- 木香順氣丸的功效與作用
- 通脈四逆湯的功效與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