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白偏方
夏季已經過去了,沒有做好防曬的妹子們又變成了一塊“黑炭”,這個時候應該怎么快速白回來呢?下面就來看看中醫有哪些能讓你白成“反光板”的偏方吧。
內容目錄
中醫美白的偏方
瑩肌如玉散
組成:楮實150克,白芨30克,升麻250克,甘松21克,白芷,白丁香、砂仁各15克,糯米末600克,山奈9克,綠豆150克,皂角900克(去弦及子)。
功效:潤澤肌膚,去垢除斑。
制備:上藥共研為末,和勻。
用法:常用敷臉。
玉蓉散
組成:白蘞、白芷、細辛、白蒺藜、白術、甘松、白僵蠶、白芨、白蓮心、白茯苓、白附子、薏苡仁各50g、檀香、防風各15g、白丁香30g、珍珠粉依喜好、薄荷10g。
功效:鎮靜、美白肌膚。
制備:全部打成微末。
用法:調和蛋青或清水,敷臉。
百效洗面藥
組成:皂角60克,升麻16克,楮實10克,綠豆、白芨、白芷。天花粉各2克,甘松、山奈、砂仁、白丁香各5克。
制備:共研成細末。
用法:以水研為濃汁涂洗面部。
功效:此散專治去暗斑。
八白散
組成:白蒺藜、白僵蠶、白芨、白丑、白芷各90克,白附子、白茯苓各15克,皂角(去皮、弦)三個,綠豆少許。
制備:研為極細粉末備用。
用法:和水敷面。
中醫美白的食療偏方
1、干果祛斑湯
材料做法:粉葛削皮洗凈,切塊;山楂干、圓肉、柿餅和蜜棗沖凈;肉洗凈,切大塊,氽水撈起;煮沸清水,放入所有材料,大火煮20分鐘,轉小火煲一個半小時,下少許鹽調味即可。
功效:粉葛、山楂干、圓肉、柿餅和蜜棗具有解肌生津的作用,經常服用對肌膚重塑有一定的作用。
2、綠豆百合美白湯
材料做法:綠豆25克,赤小豆25克,百合25克。鹽、糖適量。將綠豆、赤小豆、百合洗凈,用適量清水浸泡半小時;大火煮滾后,改以小火煮到豆熟;依個人喜好,加鹽或糖調味即可。
功效:綠豆有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、祛面斑等功效;赤小豆能利水消腫、解毒排膿、清熱祛濕、舒通血脈;合則含有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,如淀粉、脂肪、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,能清心安神、氣血津液,可以養膚、潤膚、美膚。其中,綠豆與百合所含的維生素能使黑色素還原,具漂白作用。
3、銀耳櫻桃羹
材料做法:銀耳二朵,櫻桃二兩,冰糖適量。銀耳用清水浸軟;櫻桃洗凈,去核;先將銀耳加水煮半小時,放入冰糖煮溶,最后加入櫻桃,煮片刻即可食用。
功效:此羹有補氣、養血、白嫩肌膚、美容養顏之功效。
4、檸檬冰糖汁
材料做法:將檸檬榨汁,加冰糖適量,飲用。
功效:檸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,100克檸檬汁中所含維生素C可高達50毫克。此外,還含有鈣、磷、鐵和B族維生素等。常飲檸檬汁不僅可以白嫩皮膚,防止皮膚血管老化,消除面部色素斑,而且還具有防治動脈硬化的作用。
5、絲瓜美顏湯
材料做法:絲瓜兩條,玫瑰花、菊花、白茯苓各三錢,紅棗(去核)十枚,瘦肉六兩,調味適量。絲瓜削去硬皮,切成塊;玫瑰花、菊花、白茯苓用水浸洗;瘦肉切片;先將瘦肉、紅棗、白茯苓、絲瓜加水煮約一小時,最后加入玫瑰、菊花及調味品,煮片刻即成。
功效:抗皺消炎,美顏淡斑。
6、雙瓜祛白湯
材料做法:絲瓜100克,冬瓜100克,蜂蜜適量。將冬瓜、絲瓜統統放入砂鍋中,加水漫過。先用大火煮開,繼而用文火煮30分鐘,撈出冬瓜、絲瓜,在湯中依口味加蜂蜜。
功效:絲瓜苦味質,多量粘液和瓜氨酸等多種成分涼血化痰,美白肌膚之功效。冬瓜含蛋白質,粗纖維,糖,鈣,磷,鐵,胡蘿卜素,硫氨酸,核黃素,尼克酸,維生素等,味甘淡、性涼,入肺,有利水,消瘀,美白等多種功效。絲瓜、冬瓜合用,美白之功效益增,常飲此湯可祛瘀白膚。每日1次,特別是肥胖瘀腫膚暗者可常食。
7、桑椹祛斑湯
材料做法:水1杯(300毫升),桑椹罐頭適量,檸檬3片(檸檬汁也行)。水煮開,放入桑椹罐頭略再煮開,盛入杯中;待溫熱時,將檸檬片或檸檬汁放入杯里,略攪,若味道需濃些的,可再舀入幾調羹桑椹汁調勻即可飲用,桑椹粒一定要嚼碎吃掉(其為精華部分)。
功效:具有清熱解毒作用,同時又有補血作用。每天1杯,3個月后,肌膚細膩,黑斑漸淡,粉刺消失。
中醫美白的5種藥材
一、白蘇
白蘇美容在愛美人士中引起的反響,足以表明白蘇的魅力所在。將鮮白蘇葉擦于腋下可去腫瘤,更奇妙的是:它能將令人尷尬的狐臭一掃而空。
美容功效:干燥、起皺、灰黃的皮膚尤其適合用白蘇美容,富有彈性而潔白的肌膚是白蘇給渴望美白的人士帶來的福音。
二、白芨
白芨富含淀粉、葡萄糖、揮發油、粘液質等,外用涂擦,可消除臉上痤瘡留下的痕跡,讓肌膚光滑無痕。
美容功效:滋潤肌膚,令肌膚光滑如玉。
三、白芷
白芷味香色白,為古老的美容中藥之一,市場上以其為原料的化妝品和美容品層出不窮,而“原滋原味”的白芷,其美容效果更為顯著:白芷水煎劑對體外多種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,并可改善微循環,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,延緩皮膚衰老。
美容功效:柔嫩的肌膚潤澤光滑,滋潤的容顏呈現出水一樣的靈氣。
四、白蒺藜
白蒺藜又名刺蒺藜,含有多種生物堿和甙類,有降血壓、降血脂等作用,其中所含的過氧化物分解酶,具有明顯的抗衰老作用。
美容功效:久服可祛臉上瘢痕,并讓肌膚柔嫩潤滑。
五、白果仁
白果仁性味甘、苦、澀、干,白果酸在體外可抑制一些皮膚真菌,故外用可治頭面手足多種礙容性皮膚病,并可延緩皮膚衰老,防止皮膚粗糙。
美容功效:將白果仁搗成液漿涂于臉上,可令肌膚柔嫩光滑,白皙嬌美。
中醫按摩能美白
平時堅持按摩一些穴位,對美白皮膚很有好處,而且能幫助治療面部色斑。這9個穴位分別是,三陰交、陰陵泉、地機、膻中、關元、氣海、腎俞、足三里和脾俞穴。
三陰交:小腿內側,當足內踝尖上10厘米,脛骨內側緣后方。
陰陵泉:位于小腿內側,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,與陽陵泉相對,或當脛骨內側髁后下方凹陷處。
地機:陰陵泉穴下10厘米。
膻中:胸前第四肋間隙與前正中線之交點取穴。
關元:下腹部前正中線上,當臍中下10厘米。
氣海:第3腰椎棘突下,旁開5厘米。
腎俞: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5厘米處。
足三里:外膝眼下10厘米,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。
脾俞:背部,在第11胸椎棘突下,左右旁開兩指寬處。
- 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
- 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
- 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
- 葛根的功效與作用
- 枸杞子的功效與作用
- 燕窩的功效與作用
-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
-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
- 木瓜的功效與作用
- 益母草的功效與作用
- 藏紅花的功效與作用
-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
- 羅漢果的功效與作用
- 櫻桃的功效與作用
-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
- 靈芝的功效與作用
- 山楂的功效與作用
- 黨參的功效與作用
- 苦瓜的功效與作用
- 鐵皮石斛的功效與作用
-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
- 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
-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
- 楊梅的功效與作用
- 絞股藍的功效與作用
- 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
- 黃精的功效與作用
- 紫蘇葉的功效與作用
- 阿膠的功效與作用
- 鹿茸的功效與作用
- 紅花的功效與作用
- 無花果的功效與作用
- 白術的功效與作用
- 夏枯草的功效與作用
- 蘆薈的功效與作用
-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
- 芡實的功效與作用
- 黑芝麻的功效與作用
- 杜仲的功效與作用
- 甜杏仁的功效與作用
- 苦杏仁的功效與作用
-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
- 西洋參的功效與作用
- 羅漢果的功效與作用
- 蓮子的功效與作用
- 胖大海的功效與作用
- 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
- 花椒的功效與作用
- 銀杏葉的功效與作用
- 沙棘的功效與作用
- 蟬蛻的功效與作用
- 葡萄的功效與作用
- 苦丁茶的功效與作用
- 板藍根的功效與作用
- 大蒜的功效與作用
- 雞血藤的功效與作用
- 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
- 白芷的功效與作用
- 靈芝的功效與作用
-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
- 檳榔的功效與作用
- 何首烏的功效與作用
-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
- 桂枝的功效與作用
- 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
- 鎖陽的功效與作用
- 百合的功效與作用
-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
-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
- 絲瓜的功效與作用
- 金錢草的功效與作用
- 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
- 雞內金的功效與作用
- 刺五加的功效與作用
- 茵陳的功效與作用
- 酸棗仁的功效與作用
-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
- 小茴香的功效與作用
- 黃柏的功效與作用
- 荷葉的功效與作用
- 南瓜子的功效與作用
- 梔子的功效與作用
- 水蛭的功效與作用
-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
-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
- 苦參的功效與作用
- 赤小豆的功效與作用
-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
- 木香順氣丸的功效與作用
- 通脈四逆湯的功效與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