銀屑病偏方
銀屑病是皮膚科疾病的一種,那么銀屑病該如何治療呢?中醫有不少治療銀屑病的偏方,下面不如跟著小編來了解下吧。
內容目錄
中醫治療銀屑病的偏方
銀屑病偏方一
【辨證】濕毒內蘊,血熱受風。
【治法】清熱除濕,涼血散風。
【方名】銀屑病1號。
【組成】茺蔚子15克,炒荊芥10克,板藍根15克,銀花15克,紫草皮15克,生地15克,丹皮15克,茯苓10克,白術10克,白蘚皮15克,甘草3克。
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劑,日服3-5次。
【出處】張正華方。
銀屑病偏方二
【辨證】熱入血分,外發斑疹。
【治法】涼血,清熱,解毒,利濕。
【方名】犀角地黃湯合白虎湯加減。
【組成】生地15克,赤芍9克,丹皮15克,紫草15克,雙花15克,土茯苓30克,生苡仁30克,蛇蛻12克,黃連6克,荊芥炭6克,生石膏30克,知母15克,生甘草6克。
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劑,日服2次。
【出處】朱宗元方。
銀屑病偏方三
【辨證】風濕之邪,留滯皮膚,久則化熱。
【治法】清熱活血,祛風除濕。
【方名】苦參蘚皮湯。
【組成】苦參10克,黃柏12克,苡仁10克,白蘚皮20克,生地9克,赤芍10克,牛蒡子10克,地膚子10克,浮萍10克,滑石20克,甘草5克。
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劑,日服2次。
【出處】史定文方。
中醫治療銀屑病需辨證施治
1、血熱型
多見于銀屑病進行期,表現為皮損掀紅,皮疹不斷增多,瘙癢劇烈,露滴現象明顯,有同形反應,常伴有心煩,失眠,口千瀉,大便干結,小便短赤,舌紅苔黃,脈滑數。
血熱證食療方:宜清熱涼血解毒。常用清營湯和治癬湯加減,如水牛角、丹參、白花蛇舌草、虎杖、生地黃、玄參、蒲公莫、丹皮、紫草、白蘚皮等來配方治療。
推薦:苦瓜湯。
2、血瘀證
多見于病程較長,反復發作的尋常型銀屑病,亦見于關節病型銀屑病。表現為皮損暗紅、肥厚,鱗屑較厚,或伴關節活動不利,面色晦暗。舌暗紅,可見瘀點瘀斑,脈澀。
血瘀證食療方:治宜活血化瘀潤燥。常用血府逐瘀湯加減,如赤芍、紫草、桃仁、紅花、丹參、三棱、莪術、玄參、麥冬等活血破血化瘀的藥材配方治療。
推薦:益母瘦肉湯。
3、血燥證
皮損多浸潤增厚、干燥,呈片狀、錢狀、環狀或地圖狀,色暗紅或淺紅,鱗屑較少,瘙癢或輕或甚,新疹很少出現;多伴咽干口燥,苔薄舌紅或暗紅,脈弦滑或細滑等。源由熱毒蓄久,內伏于里,致陰傷血燥,絡阻血瘀,肌失所養。治宜育陰潤燥,涼血清熱。
血燥證食療方:瘦肉生地湯、四物湯。
比如中藥方劑里的四物湯,就特別適合血燥證的銀屑病患者。
如何預防銀屑病
1.銀屑病的治療很重要,接受正規的治療是預防銀屑病反復發作的最主要辦法。此外,銀屑病患者還可以適當的進行休息和運動,鍛煉體魄,增強抵抗力,這是預防銀屑病反復發作的措施之一。
2.銀屑病患者往往有急躁,易怒,易激動的不良情緒,這些不良情緒往往會加重銀屑病的病情。因此,保持樂觀的心態是預防銀屑病反復發作的措施之一。很多銀屑病患者因精神刺激而加重病情,也有銀屑病患者因情緒樂觀而自愈,所以保持樂觀的情緒是預防銀屑病反復發作的良藥。
3.銀屑病患者可適當服用潤膚的中藥,可有效預防銀屑病反復發作。
4.想要預防銀屑病反復發作,銀屑病患者平時應該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,不吸煙,喝酒,少吃辛辣刺激、腥膻的食物。
5.注意日常的調理,也可預防銀屑病反復發作。銀屑病到了秋冬季節反復甚至加重,因此,銀屑病患者要注意平時的調理與保養,可以經常曬曬日光浴,是預防銀屑病反復發作的有效措施之一。
- 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
- 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
- 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
- 葛根的功效與作用
- 枸杞子的功效與作用
- 燕窩的功效與作用
-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
-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
- 木瓜的功效與作用
- 益母草的功效與作用
- 藏紅花的功效與作用
-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
- 羅漢果的功效與作用
- 櫻桃的功效與作用
-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
- 靈芝的功效與作用
- 山楂的功效與作用
- 黨參的功效與作用
- 苦瓜的功效與作用
- 鐵皮石斛的功效與作用
-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
- 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
-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
- 楊梅的功效與作用
- 絞股藍的功效與作用
- 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
- 黃精的功效與作用
- 紫蘇葉的功效與作用
- 阿膠的功效與作用
- 鹿茸的功效與作用
- 紅花的功效與作用
- 無花果的功效與作用
- 白術的功效與作用
- 夏枯草的功效與作用
- 蘆薈的功效與作用
-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
- 芡實的功效與作用
- 黑芝麻的功效與作用
- 杜仲的功效與作用
- 甜杏仁的功效與作用
- 苦杏仁的功效與作用
-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
- 西洋參的功效與作用
- 羅漢果的功效與作用
- 蓮子的功效與作用
- 胖大海的功效與作用
- 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
- 花椒的功效與作用
- 銀杏葉的功效與作用
- 沙棘的功效與作用
- 蟬蛻的功效與作用
- 葡萄的功效與作用
- 苦丁茶的功效與作用
- 板藍根的功效與作用
- 大蒜的功效與作用
- 雞血藤的功效與作用
- 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
- 白芷的功效與作用
- 靈芝的功效與作用
-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
- 檳榔的功效與作用
- 何首烏的功效與作用
-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
- 桂枝的功效與作用
- 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
- 鎖陽的功效與作用
- 百合的功效與作用
-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
-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
- 絲瓜的功效與作用
- 金錢草的功效與作用
- 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
- 雞內金的功效與作用
- 刺五加的功效與作用
- 茵陳的功效與作用
- 酸棗仁的功效與作用
-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
- 小茴香的功效與作用
- 黃柏的功效與作用
- 荷葉的功效與作用
- 南瓜子的功效與作用
- 梔子的功效與作用
- 水蛭的功效與作用
-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
-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
- 苦參的功效與作用
- 赤小豆的功效與作用
-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
- 木香順氣丸的功效與作用
- 通脈四逆湯的功效與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