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芷
白芷是中藥解表藥的一種,很多朋友對于白芷并不熟悉,其實白芷的功效還挺多的,下面不如就讓小編帶你來看看白芷的相關作用。
內容目錄
白芷的基本信息
別名:薛芷、芳香。
性味:味辛,性溫。
歸經:歸肺,脾,胃經。
入藥部位:傘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。
白芷的用法用量
用法:煎服,3~10g。外用適量。
炮制:揀去雜質,用水洗凈,浸泡,撈出潤透,略哂至外皮無滑膩感時,再悶潤后,切片干燥。
白芷的功效作用
功效:解表散寒,祛風止痛,通鼻竅,燥濕止帶,消腫排膿,祛風止癢。
主治:風寒感冒,頭痛、牙痛、風濕痹痛,鼻淵,帶下證,瘡癰腫毒。
白芷的副作用及禁忌
陰虛血熱者忌服。
2.《本草經疏》:嘔吐因于火者禁用。漏下赤白陰虛火熾血熱所致者勿用。癰疽已潰,宜漸減去。
經過多年的研究證明,白芷效果非常的多,但是相應的白芷也有一定的副作用。比如說白芷雖然能夠興奮中樞神經系統,但是如果服用的劑量過大,很容易就造成了全身痙攣以及麻痹抽搐;其次,白芷有光敏性的作用,能夠吸收一定量的紫外線,曬太陽過多很容易造成皮膚發黑;再者,不是所有人都適用服用白芷,比如那些陰虛血熱的人群就不適宜服用白芷。
白芷的配伍
5.與蒲公英、瓜蔞同用,可用于癰腫瘡毒之乳用不起;與金銀花、天花粉同用,可用于癰腫瘡毒之膿出不暢。
6.與鹿角霜、白術、炮姜等同用,可用于寒濕帶下;與車前子、黃柏等同用,可用于濕熱帶下。
白芷的相關論述
1.《綱目》:“白芷,色白味辛,行手陽明;性溫氣厚,行足陽明;芳香上達,入手太陰肺經。如頭、目、眉、齒諸病,三經之風熱也;如漏、帶、癰疽諸病,三經之濕熱也;風熱者辛以散之,濕熱者溫以除之。為陽明主藥,故又能治血病、胎病,而排膿生肌止痛。治鼻淵、齒痛、小便出血,眉棱骨痛,大腸風秘,婦人血風眩運,翻胃吐食;解砒毒,蛇傷,鼻衄、刀箭金瘡。”
2.《本草求真》:“白芷,氣溫力厚,通竅行表,為足陽明經祛風散濕主藥。故能治陽明一切頭面諸疾,如頭目昏痛,眉棱骨痛,暨牙齦骨痛,面黑瘢疵者是也。且其風熱乘肺,上爍于腦,滲為淵涕;移于大腸,變為血崩血閉,腸風痔瘺癰疽;風與濕熱,發于皮膚,變為瘡瘍燥癢;皆能溫散解托,而使腠理之風悉去,留結之癰腫潛消,誠祛風上達,散濕火要劑也。”
3.《本草正義》:“白芷,氣味辛溫,芳香特甚,最能燥濕?!侗窘洝匪^長肌膚而潤澤顏色者,以溫養為義,初非謂通治外瘍,可以生肌長肉;乃《大明本草》竟以治乳癰、發背、瘰疬、痔瘺、瘡痍、疥癬,謂為破宿血,生新血,排膿止痛云云。潔古亦謂治頭面皮膚風痹燥癢。瀕湖且謂色白味辛,性溫氣厚,陽明主藥,癰疽為陽明濕熱,濕熱者溫以除之,故排膿生肌止痛。頤謂辛溫上升之品,可治寒濕,必不可治濕熱,而潰瘍為病,濕熱者十之九而有余,寒濕者十之一而不及,胡可以統治癰瘍,抱薪救火。”
- 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
- 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
- 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
- 葛根的功效與作用
- 枸杞子的功效與作用
- 燕窩的功效與作用
-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
-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
- 木瓜的功效與作用
- 益母草的功效與作用
- 藏紅花的功效與作用
-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
- 羅漢果的功效與作用
- 櫻桃的功效與作用
-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
- 靈芝的功效與作用
- 山楂的功效與作用
- 黨參的功效與作用
- 苦瓜的功效與作用
- 鐵皮石斛的功效與作用
-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
- 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
-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
- 楊梅的功效與作用
- 絞股藍的功效與作用
- 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
- 黃精的功效與作用
- 紫蘇葉的功效與作用
- 阿膠的功效與作用
- 鹿茸的功效與作用
- 紅花的功效與作用
- 無花果的功效與作用
- 白術的功效與作用
- 夏枯草的功效與作用
- 蘆薈的功效與作用
-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
- 芡實的功效與作用
- 黑芝麻的功效與作用
- 杜仲的功效與作用
- 甜杏仁的功效與作用
- 苦杏仁的功效與作用
-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
- 西洋參的功效與作用
- 羅漢果的功效與作用
- 蓮子的功效與作用
- 胖大海的功效與作用
- 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
- 花椒的功效與作用
- 銀杏葉的功效與作用
- 沙棘的功效與作用
- 蟬蛻的功效與作用
- 葡萄的功效與作用
- 苦丁茶的功效與作用
- 板藍根的功效與作用
- 大蒜的功效與作用
- 雞血藤的功效與作用
- 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
- 白芷的功效與作用
- 靈芝的功效與作用
-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
- 檳榔的功效與作用
- 何首烏的功效與作用
-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
- 桂枝的功效與作用
- 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
- 鎖陽的功效與作用
- 百合的功效與作用
-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
-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
- 絲瓜的功效與作用
- 金錢草的功效與作用
- 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
- 雞內金的功效與作用
- 刺五加的功效與作用
- 茵陳的功效與作用
- 酸棗仁的功效與作用
-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
- 小茴香的功效與作用
- 黃柏的功效與作用
- 荷葉的功效與作用
- 南瓜子的功效與作用
- 梔子的功效與作用
- 水蛭的功效與作用
-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
-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
- 苦參的功效與作用
- 赤小豆的功效與作用
-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
- 木香順氣丸的功效與作用
- 通脈四逆湯的功效與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