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芪
黃芪大家應該都不陌生,生活中我們經常使用黃芪來補身子,那么黃芪具有什么功效與作用呢?下面趕緊跟著小編來了解下吧。
內容目錄
黃芪的基本信息
別名:棉芪,黃耆,獨椹,蜀脂,百本,百藥棉,黃參,血參,人銜等。
性味:甘,溫。
歸經:歸肺、脾經。
入藥部位:品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干燥根。
形態特征:本品呈圓柱形,有的有分枝,上端較粗,長30~90cm,直徑1~3.5cm。表面淡棕黃色或淡棕褐色,有不整齊的縱皺紋或縱溝。質硬而韌,不易折斷,斷面纖維性強,并顯粉性,皮部黃白色,木部淡黃色,有放射狀紋理及裂隙,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狀,黑褐色或呈空洞。氣微,味微甜,嚼之微有豆腥味。
黃芪的用法用量
用法:3~5錢,大量可用至1~2兩。
炮制:除去雜質,大小分開,洗凈,潤透,切厚片,干燥。
黃芪的功效主治
功效:補氣固表,利尿托毒,排膿,斂瘡生肌。
主治:用于氣虛乏力,食少便溏,中氣下陷,久瀉脫肛,便血崩漏,表虛自汗,氣虛水腫,癰疽難潰,久潰不斂,血虛痿黃,內熱消渴;慢性腎炎蛋白尿,糖尿病。
黃芪的藥理作用
1、正常大鼠飼以含黃芪粉末的事務1周后,測其耗氧量比服藥前逐漸增加。
2、能加強正常心臟收縮,對衰竭的心臟有強心作用。
3、本品能使管狀血管和腎臟血管擴張,并使全身末梢血管擴張,皮膚循環暢盛,使高血壓患者血壓下降。
4、實驗者在自己身上進行了利尿試驗,證明黃芪有中等的利尿作用。
5、黃芪磨成粉末加入飼料給大白鼠喂服3日,有阻抑實驗性腎炎的作用。
6、黃芪對小白鼠有鎮靜作用,能維持數小時。
7、家兔口服黃芪,可使血糖明顯下降。
8、對大白鼠離體子宮具有興奮收縮作用。
9、抑菌試驗:本品在體外對志賀氏痢疾桿菌、炭疽桿菌、甲型溶血性鏈球菌、乙型溶血性鏈球菌、白喉桿菌、假白喉桿菌、肺炎雙球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檸檬色葡萄球菌、枯草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。
黃芪的功效與作用
1、強壯身體
黃芪泡水有增強體質的功效,科學家曾用實驗證明:服用黃芪水的動物,明顯比未服用黃芪水的動物體重增長快的多。中醫方面認為,日常多喝黃芪水,精神可以變得更好,氣短的情況也會逐漸消失,能夠有效的增強身體免疫力,預防感冒。
2、治療脾氣虛證
喝黃芪水的好處有很多,其中還包括了防治脾氣虛證。常見的脾氣虛證主要表現為人體精神倦怠、氣短、痰多等等情況。將黃芪和黨參、白術、茯苓等一起煎水服用即可。
3、治療胃炎
如果是患有實驗性胃炎,那么日常多喝一些黃芪水,能夠有效減輕癥狀,并且尿液中,蛋白定量也會出現下降的情況。
4、防治高血壓
很多高血壓患者,特別是老年患者,很容易出現下半身浮腫的情況。喝黃芪水,能夠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腫、有降低血壓的作用。
5、緩解缺鐵性心臟病
如果患者患有缺鐵性心臟病,那么每天取出50克的黃芪用水煎煮,然后將藥液分為三次服用。對身體恢復健康有著很好的作用。喝黃芪水還能有效的緩解心絞痛的情況。
6、對付糖尿病浮腫
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都有浮腫。面色蠟黃的情況,所以可以喝黃芪水,并且加上一些葛根效果更好;如果有出現下至潰瘍的情況,那么再加上葛根、赤芍、丹參效果更好。
7、治療骨質疏松癥
如果患有骨質疏松癥的患者,那可以適當地選擇黃芪桂枝五物湯,這樣可以有效地治療下肢酸麻的情況。
8、防治慢性鼻炎
將黃芪和白術、防風一起煎水服用,能夠有效的治療虛汗、盜汗、過敏性鼻炎、哮喘、感冒等疾病,可以有效的防治慢性鼻炎。
9、增強心肌收縮力
喝黃芪水的好處,除了強壯身體之外,還包括了加強心肌收縮力,能夠有效的預防身體循環出現衰竭的情況。
黃芪的副作用
1、如果平時過量服用了黃芪水,會導致頭暈,還會出現心煩氣躁以及臉頰泛紅的情況。
2、腎陰虛、濕熱以及熱毒熾盛的患者,那么千萬不要服用黃芪泡水,因為這不僅不能夠令身體恢復健康,反而會加重病情。
3、月經期間的女性也是不能夠服用黃芪泡水,否則會對月經還有身體造成不利影響。
4、感冒發熱的患者也別服用黃芪茶,這不利于身體退燒。
5、懷孕期間的女性服用黃芪也需要特別的注意,因為很有可能導致滑胎,對胎兒和孕婦造成傷害,特別是孕晚期的準媽媽更是需要特別注意。
黃芪的禁忌人群
1、陰虛的人
陰虛的表現有手足心熱、口咽干燥、腰酸腰痛、潮熱盜汗、失眠多夢、舌質紅無苔、脈細數等。因為黃芪性味甘、微溫,陰虛患者服用會助熱,易傷陰動血。陰虛患者使用黃芪,必須配伍養陰藥使用,如生地、熟地、玄參、麥冬、天冬、玉竹等。
2、濕熱的人
濕熱的表現:有口苦、口干、舌苔黃膩等。濕熱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,使病情加重。濕熱患者必須配伍清利濕熱藥,如黃連、茵陳、黃芩等。
3、熱毒熾盛的人
熱毒熾盛的表現:有各種化膿性感染,如痤瘡感染、咽部感染、腹膜炎等,表現為滿面通紅、咽紅、咽干、咽痛、口苦口干、唇舌紅絳、舌苔黃燥、脈滑數等。熱毒熾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,使病情加重。如果必須服用黃芪,一定要配伍清熱解毒藥,如黃連、梔子、大黃、敗醬草等。
4、紅舌少唾液的人
如果你出現嘴唇偏紅舌質偏紅、嘴巴變得很干缺少唾液,舌有黃苔等癥狀,一定不能吃黃芪。
5、懷孕后期
懷孕后期的孕婦們也不能食用黃芪,因屬于補氣之物,如果在后期還吃黃芪會造成胎兒過大,不利于生產。
6、高血壓者、腦出血者
患有高血壓者、腦出血者同樣也不能食用,食用過后血壓容易上升,會加重癥狀。
7、體質偏熱的人
體質偏熱者也不能食用黃芪,且食用過后會造成情緒易怒。
黃芪的配伍
1、體虛自汗:(玉屏風散)黃芪5錢,白術3錢,防風2錢。水煎服。
2、脾胃虛弱以及氣虛下陷引起的胃下垂,腎下垂,子宮脫垂,脫肛:(補中益氣湯)黃芪4錢,黨參、白術、當歸各3錢,炙甘草、陳皮、升麻、柴胡各1.5錢。水煎服。
3、失血體虛:黃芪1兩,當歸2錢。水煎服。
4、血小板減少性紫癜:黃芪1兩,當歸、龍眼肉、五味子各5錢,紅棗10枚,黑豆1兩。水煎服。
5、腦血栓:黃芪0.5~1兩,川芎2錢,當歸、赤芍、地龍、桃仁、牛膝、丹參各3錢。水煎服。
6、白細胞減少癥、貧血:生黃芪、雞血藤各2兩,當歸1兩,黨參、熟地黃各5錢。每日1劑,水煎2次,分2次服。孕婦當歸減量。
7、乳汁缺乏:黃芪1兩,當歸5錢,王不留行、路路通、絲瓜絡、炮山甲各2錢。水煎服。
8、各種神經性皮炎:黃芪、黨參、山藥各5錢,當歸、蓮子、苡米、荊芥、蛇床子、牛蒡子、地膚子、蟬蛻各4錢,甘草2錢。有感染者加生地黃3錢,黃柏4錢。老人、兒童酌減。水煎服。早晚各服1次,并用熱藥渣搽患處。
黃芪的飲食搭配
1、黃芪+枸杞
功效:養顏抗衰老。
適應癥:適用于需要預防衰老的人士,及免疫力低下人群。
2、黃芪+當歸
功效:益氣生血。
適應癥:適用于勞倦內傷、積熱面赤、煩渴、脈虛大乏力及瘡瘍、血虛發熱、諸氣血不足等。
3、黃芪+麥冬
功效:養陰生津。
適應癥:適用于氣虛陰傷、自汗口渴、咳嗽不止者。
4、黃芪+甘草
功效:平補氣血。
適應癥:適用于身體機能逐漸衰退的中老年人群。
5、黃芪+人參
功效:甘溫補氣。
適用癥:適用于氣虛所致神疲、食少、自汗等身體虛弱諸證。
6、黃芪+白術
功效:補氣健脾。
適應癥:適用于氣虛脾弱所致倦怠乏力、乏氣懶言等。
7、黃芪+升麻
功效:升陽舉陷。
適應癥:適用于氣虛下陷的崩漏、脫肛、子宮脫垂等。
黃芪泡水喝的功效
第一:補氣養血
黃芪進入身體之后具有補氣益中以及養血補氣的作用,還能夠有效的治療一些身體倦怠、氣虛、血虛以及氣衰等毛病,有效促進身體恢復健康。
第二:降低血壓
科學研究發現,黃芪進入身體之后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壓含量,特別是能夠減少血栓的形成,對于血糖也具有雙向調節的效果。黃芪進入身體之后還具有擴張血管的功效,血管擴張之后血液循環加快,對于依稀慢性潰瘍、皮膚不好以及各種血液疾病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。
第三:益氣固表
中醫方面認為黃芪使用之后具有益氣固表的作用,同時還能夠消毒生肌的作用,對于一些水腫的情況也有不錯的療效。平時生活中如果身體出現了盜汗、浮腫以及潰久不斂的情況,都可以將黃芪泡水服用,身體能夠快速恢復健康。
黃芪泡水喝的做法
取黃芪5~10克,開水泡10~20分鐘后代茶飲即可,可反復沖泡。
除了直接將黃芪泡水之外,也可以搭配其他的中藥材或花草茶,如紅棗、五味子、甘草、桂枝、紅花、枸杞、玫瑰花等一同飲用。
如果想最大程度地發揮黃芪藥效,可取黃芪30克,水煎后服用。
此外,我們還可以用黃芪熬粥,取黃芪50克左右,用煎過的湯液熬粥對身體也很有益;或者在燉肉時,也可加入少量黃芪,增加滋補功效。
- 黃芪
- 甘草
- 大棗
- 紅景天
- 刺五加
- 人參子
- 鵝管石
- 淡菜
- 雪蓮花
- 絞股藍
- 青魚
- 鴿卵
- 鵝肉
- 羊腎
- 蝸牛殼
- 蘿藦
- 馬肉
- 鰣魚
- 鱘魚
- 鱖魚
- 酒釀
- 甘藍
- 當歸
- 韭菜子
- 陳倉米
- 紫河車
- 鹿茸
- 金縷梅
- 沙苑子
- 雀
- 臍帶
- 鹿角膠
- 楮實子
- 鹿角霜
- 海龍
- 淫羊藿
- 肉蓯蓉
- 鹿角
- 麻雀腦
- 哈蟆油
- 巴戟天
- 益智
- 牛骨髓
- 補骨脂
- 仙茅
- 菟絲子
- 對蝦
- 鎖陽
- 杜仲葉
- 鐘乳石
- 海參
- 蔥實
- 雄蠶蛾
- 冬蟲夏草
- 蝦
- 蛤蚧
- 牛肉
- 杜仲
- 陽起石
- 龍蝦
- 葫蘆巴
- 豬腎
- 海狗腎
- 核桃仁
- 海馬
- 蘿藦子
- 雞肝
- 艾實
- 南燭子
- 荔枝肉
- 韭菜
- 側耳
- 鱉甲膠
- 熟地黃
- 北沙參
- 葡萄
- 豬蹄
- 白芍
- 豬血
- 腐巴
- 藍布正
- 櫻桃
- 一點血
- 南沙參
- 烏賊魚肉
- 銀耳
- 雞子
- 女貞子
- 明黨參
- 黑芝麻
- 桑椹
- 鳳凰衣
- 龜板膠
- 鐵皮石斛
- 麥冬
- 枸杞子
- 玄精石
- 烏骨雞
- 雞子黃
- 龜血
- 石斛
- 墨旱蓮
- 黑棗
- 天冬
- 人乳汁
- 酥
- 鴨血
- 龜肉
- 驢肉
- 鱉脂
- 鱉卵
- 鱉血
- 鱉肉
- 鱉甲
- 蟶肉
- 龜甲
- 鯧魚
- 人參
- 人參葉
- 糯米
- 霞天膏
- 粟米
- 西洋參
- 冰糖
- 高麗參
- 木耳
- 紅芪
- 糯米泔
- 大豆黃
- 番薯
- 黨參
- 黍米
- 紅參
- 帶魚
- 飴糖
- 粳米
- 羊肉
- 太子參
- 峨參
- 豬肚
- 雞肉
- 蘋果
- 豬肉
- 銀魚
- 豬髓
- 鴨卵
- 竹蓀
- 山藥
- 牛鼻栓
- 芋頭
- 鴿
- 黃芽白菜
- 馬鈴薯
- 燕窩
- 玉竹
- 黃精
- 何首烏
- 龍眼肉
- 阿膠
- 續斷
- 白術
- 蜂蜜
- 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
- 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
- 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
- 葛根的功效與作用
- 枸杞子的功效與作用
- 燕窩的功效與作用
-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
-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
- 木瓜的功效與作用
- 益母草的功效與作用
- 藏紅花的功效與作用
-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
- 羅漢果的功效與作用
- 櫻桃的功效與作用
-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
- 靈芝的功效與作用
- 山楂的功效與作用
- 黨參的功效與作用
- 苦瓜的功效與作用
- 鐵皮石斛的功效與作用
-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
- 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
-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
- 楊梅的功效與作用
- 絞股藍的功效與作用
- 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
- 黃精的功效與作用
- 紫蘇葉的功效與作用
- 阿膠的功效與作用
- 鹿茸的功效與作用
- 紅花的功效與作用
- 無花果的功效與作用
- 白術的功效與作用
- 夏枯草的功效與作用
- 蘆薈的功效與作用
-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
- 芡實的功效與作用
- 黑芝麻的功效與作用
- 杜仲的功效與作用
- 甜杏仁的功效與作用
- 苦杏仁的功效與作用
-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
- 西洋參的功效與作用
- 羅漢果的功效與作用
- 蓮子的功效與作用
- 胖大海的功效與作用
- 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
- 花椒的功效與作用
- 銀杏葉的功效與作用
- 沙棘的功效與作用
- 蟬蛻的功效與作用
- 葡萄的功效與作用
- 苦丁茶的功效與作用
- 板藍根的功效與作用
- 大蒜的功效與作用
- 雞血藤的功效與作用
- 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
- 白芷的功效與作用
- 靈芝的功效與作用
-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
- 檳榔的功效與作用
- 何首烏的功效與作用
-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
- 桂枝的功效與作用
- 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
- 鎖陽的功效與作用
- 百合的功效與作用
-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
-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
- 絲瓜的功效與作用
- 金錢草的功效與作用
- 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
- 雞內金的功效與作用
- 刺五加的功效與作用
- 茵陳的功效與作用
- 酸棗仁的功效與作用
-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
- 小茴香的功效與作用
- 黃柏的功效與作用
- 荷葉的功效與作用
- 南瓜子的功效與作用
- 梔子的功效與作用
- 水蛭的功效與作用
-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
-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
- 苦參的功效與作用
- 赤小豆的功效與作用
-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
- 木香順氣丸的功效與作用
- 通脈四逆湯的功效與作用